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作者:韩利明 编辑:陈晓平 季媛媛

赵燕掌舵的医美龙头,依然没有走出危机。

4月10日,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53.71亿元,净利只有1.74亿元,大跌7成。

2022年挣到9.71亿后,其营收、净利已连续两年下滑,且跌幅逐年加大,市值也大幅回调,至15日收盘约230亿元,只及高峰期的1/6

“近两年有较大业绩调整,一部分是市场导致,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意识到公司组织、人才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主动‘踩了刹车’。”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早在3月初,董事长赵燕在内部讲话时直言,真正的危机并非业绩下滑,在于“现有组织的熵增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允许的速度”,已到必须出重手整顿的时候。

管理变革能否加速业绩触底反弹,她和华熙生物尚有答卷待交。

刮骨疗毒

赵燕正领导华熙进行一次全面的管理变革。

她将2024年作为变革元年,启动业务流程、组织与人才、指标与绩效体系、企业数智化等多个变革项目,并着力推进落地。

在业务方面,赵燕在内部明确,核心工作要从简单蹭风口、简单组合和外包模式,彻底转向团队自身能力的建设

“不要以任何业绩波动来要挟公司收紧外包的决心,降低费用率只是表面的问题,为组织培养长期竞争力才是更长远的考量。”她如此坚定表态。

赵燕也在着力整顿内部风气。

“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

她坦承,鉴于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非常多的问题,今年要开始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绝不姑息放纵,如超过时间未主动交代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

赵燕相信,在AI赋能下的生命科学,未来10年将有波澜壮阔的发展;消费品业务的获客和用户决策链路,也会发生巨变。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谁不顺应这个趋势,建立组织培养人才,还在鼠目寸光地捞点钱,搞点小团体利益,耍小聪明搞博弈,谁就给我下课。”她如此痛陈。

此次财报发布前,三位副总经理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均被调整出管理层。

其中,刘爱华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徐桂欣、栾依峥转任业务副总裁,不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序列。年初,核心技术人员郭学平也退休离任。

据记者统计,华熙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共计34人,税前报酬总额为4355.02万元

其中,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三人,税前报酬分别为335.04万元、104.49万元、239.63万元。

主业走低

赵燕刻下的挑战,在于华熙主业疲弱。

三大业务板块中,“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贡献48%的营收,2024年其进账25.69亿元,同比大降31.62%,成为主要拖累。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华熙生物解释称,受到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

“公司产品线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在玻尿酸赛道上尤为激烈。”管理层2024年年中如此直言。

具体产品来看,这一核心板块拥有“润百颜”“夸迪”“BM肌活”“米蓓尔”等多个品牌。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据官方披露,2023年1-6月,润百颜、夸迪营收为6.32亿元、5.43亿元,同比跌幅大体在10%以内;米蓓尔、BM肌活各销售2.17亿元、3.41亿元,各下滑16.81%、29.62%。

自此后,华熙未再更新具体品牌的销售数据。

“调整仍在持续,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夯实业务基础。”赵燕为首的管理层预测,2025年该业务有望触底。

值得注意的是,身在同一赛道,同行们均有一定幅度增长

玻尿酸起家的爱美客,2024年营收30.26亿元,净利19.58亿元,增速固然降至个位数,依然有5%左右的增长。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昊海生科表现也不错。

2024年,其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营收11.95亿元,其中玻尿酸项目进账7.41亿元,同比大涨23.23%。

对比来看,赵燕和华熙生物,确实跑输给了同行。

拓展新品

有调研显示,未来2~3年,医美机构普遍看好填充/塑形注射项目(玻尿酸)、祛皱/抗衰光电项目和肉毒素三大品项的继续增长。

在业内,已有头部企业从单一产品的营销,转向功能营销和部位综合治疗,且引进新型可再生材料,如可再生材料、肉毒素、合成生物学材料等。

赵燕带领华熙,也在拓展产品线

在医疗终端业务板块,他们去年推出“润致·格格”(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润致·斐然”(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

230亿医美龙头,刮骨疗毒

其中,“润致·格格”专注于颈部抗衰老市场;“润致·斐然”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对唇部美容的多样化需求。

截至2024年底,“润致·格格”销售突破千万元,有望为华熙的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玻尿酸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营销策略和功效为一体,而不再仅仅单纯以产品售价和占有率为主。”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胶原蛋白、再生、肉毒等产品进入医美行业,上市一段时间后价格可能就被“打穿”,新概念可能产生短期刺激,本质还要回归到产品的临床价值、有效性和安全性。

华熙官方称,现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固然带来短期压力,从长期看则将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预测称,2024年至2027年,医美行业CAGR为10%~15%。

行业放缓,赵燕“刀刃向内”大幅调整,要带领华熙生物重返高地,勇气可嘉,效果则尚待观察。

图源:华熙生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4190.html

(0)
读懂财经的头像读懂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17日 下午2:25
下一篇 2025年4月17日 下午2:26

相关推荐

  • 首次量产钠动力电池,宁德时代计划12月出货

    记者/ 陈晓平 编辑/ 鄢子为 4月21日,宁德时代重磅官宣钠离子电池量产,将其冠名为“钠新”。 据介绍,钠新电池是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电池,宁德时代首批推出两类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前者计划于今年12月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其中,钠新乘用车电池在零下40℃的环境下,仍可保持90%的可用电量;哪怕遇到仅有10…

    2025年4月23日
    1300
  • 800亿湖南女首富,撕掉果链标签

    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谭璐 果链女王,考验不断。 4月17日,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带领团队与投资者交流,就关切的关税事宜,其称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 她和高管解释说,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通过国内保税区完成,由进口方客户承担关税缴纳。 于蓝思而言,大客户苹果仍然举足轻重。因关税政策绕道,其打算转移海外制造中心库存,与全球供应链的合作,新增了不确定性。 4月7日-…

    2025年4月18日
    1400
  • AI耳机爆发增长,深圳声学大厂抢位布局

    记者/ 李惠琳 编辑/ 谭璐 技术持续进化,AI耳机成为继手机、手表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穿戴设备,迎来爆发式增长。 洛图科技(RUNTO)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耳机在电商市场销量达31.5万副,同比增长超过405.9%,成为耳机品类中增长最快的子赛道之一。 从消费电子厂商到大模型平台,赛道上聚集各类玩家,“声学大厂”冠旭电子是其中一个。 这家深圳厂商,成…

    2025年4月25日
    1300
  • 700亿地平线,重金投研发

    记者/杨松 编辑/鄢子为 3月,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与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在北京道路上,共同体验了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他回忆,北京高架桥下路况复杂,连有着4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都难应对,而HSD“水平非常高”。 一个月后,4月18日,地平线正式发布HSD,与奇瑞达成首个量产合作。 HSD搭载国产智驾计算方案征程6P,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

    2025年4月23日
    1300
  • 合肥科技大佬,狠抓回款230亿元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撰文丨何己派 编辑丨鄢子为 刘庆峰带领的科大讯飞,惊险扭转局面。 4月21日晚,这家合肥科技巨头,发布2024年成绩单。 顶着前三季度净亏超3亿的压力,公司第四季度发力,挣回9个亿的利润,打了个翻身仗。 时隔两年,这一年,科大讯飞的营收,重回双位数增长轨道。 有太多人关注,这家公司未来要怎么走。 22日的业绩沟通会,至少六个平台直播,光全…

    2025年4月24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