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48岁的冯强,首次以新CEO身份,出席京东方年度股东大会。

5月23日,股东们以96%以上的高赞成比例,通过2024年度报报告等10来项议案。

今年以来,冯强喜迎开门红,1-3月,营收超500亿元,同比增长10%,烧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好成绩傍身,以冯强为代表的年轻管理层,得到一把手的高度评价。

“冯强,是年轻干部中的优秀代表。”4月,董事长陈炎顺称赞其在战略企划、资产管理等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约2000亿营收的京东方巨轮,在平静中,正慢慢更替掌舵团队。

主持一线

1月,冯强获得晋升,在新一届董事会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陈炎顺。

其慢慢走至台前,在4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冯强回答了32个投资人提问,数量多于陈炎顺。

5月14日,他参加国际显示周活动,在京东方举办的论坛上,发表致辞,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与创新,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分析消费趋势变化,并与战略方向融合,以实现更高转化率。”冯强表示。

他是一名京东方老将,于1998年加入公司,曾担任智慧医工业务董事长、执行副总裁、首席人事官等职,兼具子公司与集团职能部门的履历,有过多方锻炼。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年初,京东方管理层换届,陈炎顺和前总裁高文宝,主动退出执行委员会,一线工作放手给冯强负责,腾出空间让年轻人干事。

目前执行委员会的9位成员里,70后4位,80后5位,最年轻的仅36岁;冯强居于核心,担任执行委员会主席,主持生产经营工作,落实董事会决议。

冯强团队,严格遵循陈炎顺此前定下的发展路线。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有投资人提问,冯曾负责智慧医工业务,升任CEO后是否会加大该领域资源投入。

“京东方有完善的战略管理机制,我们会按照集团‘屏之物联’‘第N曲线’战略升维理论,推动创新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冯强回答。

“第N曲线”由陈炎顺提出,即在上一条曲线成长过程中,进行前瞻性布局,找到并构建下一个增长空间。

记者注意到,在业绩发布会、“ONE”品牌发布会等公开场合,冯强多次提到该理论。

变局已来

冯强晋升,刚好赶上面板的好时节。

京东方的压舱石,在于显示器件,其向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企供应屏幕,出货量靠前,一年揽获1650亿收入。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面板行业,恰处于顺风周期,今春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全球LCD TV面板市场,供需偏紧。”

群智咨询TV事业部资深分析师李晓燕告诉《21CBR》记者,5.5%为供需平衡临界值,1至3月,LCTV面板市场,供需比为4.6%。

管理层也公开表示,得益于良好的终端需求,2025年1-3月LCD TV主流尺寸面板价格全面上涨。

顺风又顺水,冯强迎来开门红,京东方挣得盆满钵满。

1至3月,公司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增长64%。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冯强解释,受益海外市场客户备货等影响,TV主流尺寸价格上涨;IT市场面板采购动能仍在,价格稳定。

此外,由于“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中低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行业经营状况改善,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量稳步增长,年出货近1.4亿片。

冯强也加速进军高端市场,逐渐转向高盈利应用、高附加值产品、高端技术及高价值品牌的“四高”领域。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5月20日,其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开始工艺设备搬入,向运营阶段转换,为量产交付奠定基础。

冯表示,Tandem OLED(OLED的Pro Max版)主要用于一线品牌高端旗舰手机、平板及车载显示上,2025年出货量有望突破百万台。

只是,进入4月,国际贸易环境迅速变化,“以旧换新”等政策边际效益又在递减,后市不确定性增加。

这样,冯强团队要承受的潜在压力,也陡然加重。

据管理层预计,5月LCD TV面板采购需求降温,价格维持稳定。低端落后产能在清退,格局重塑也利于头部厂商。

京东方的显示面板主业,具有高投资、强周期等特点。寒冬往往格外严酷,只有遇到逆风低谷期,冯强才能真正证明其能力。

寻求增量

短期看,冯强会遇到一定财务压力。

面板业依赖大量固定资产投入,折旧费用在成本结构中占比较高。以京东方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为例,其总投资额高达630亿元。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5月21日,管理层称,去年公司折旧约380亿元,随着OLED新项目转固和成熟产线折旧陆续到期,折旧金额预计在2025年达到峰值。

上任首个财年,计提巨额折旧费用,这会影响新CEO交出的盈利成绩单。

冯强更艰巨的任务,则在于扩充增长引擎。

按陈炎顺的设想,京东方的下一个三十年,要在“半导体显示技术、玻璃基加工和大规模集成智能制造”之上,探索“第N曲线”,来打破半导体显示行业的增长天花板。

其理想是,公司实现“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5月中旬,冯强在公开场所表示,正在推动“第N曲线”业务快速形成新增长极。

管理层认为,钙钛矿光伏电池与半导体显示有较高的相似性,其所在的新能源行业,有足够的市场容量。

京东方新帅上任,首季进账500亿

数据显示,钙钛矿行业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42.5亿元,同比激增276%。

新业务进展迅速,京东方仅用38天就产出行业首片4×1.2m中试线样品。

冯强透露,公司每年将营收的7%左右投入到研发中,1.5%用于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截至2024年,累计自主专利申请已超10万件。

钙钛矿等业务处于投入期,何时能成为收入主力,尚未可知。

比如冯强曾主管的智慧医工业务,发展多年,目前占总营收的比例仍不足1%。

京东方业绩要更上一层楼,冯强团队需要推动新老业务齐增长,烧第二把火、第三把火。

图片来源:京东方,除标注外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8624.html

(0)
读懂财经的头像读懂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1:52
下一篇 2025年5月24日 下午1:52

相关推荐

  • 在山姆实现销售额过亿,这家公司凭什么?

    撰文丨李兴 过去一年,零售界的“顶流”非山姆莫属。 作为高端会员制商超巨头,山姆凭借极致的质价比,在中国吸引了500多万会员,开设超50家大型门店。 2024年,山姆会员店的营收约为一千亿元。今年4月,在沃尔玛投资大会上,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披露:中国有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年销售额突破人民币36.7亿元。 在高粘性用户与强大动销吸引力的加持下,山姆成为众多品…

    2025年4月23日
    2400
  • 270亿江阴能源黑马,遭遇光伏低谷

    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鄢子为 双良节能董事长缪文彬,敞开胸怀回应投资者。 5月21日早9点,这位47岁的老板,准时在线出席业绩会,对光伏趋势、未来方向等提问,逐一给出解答。 这位掌舵人,是江阴富豪缪双大之子,打理公司已有八年。 其治下的双良,正在经历艰难岁月,去年巨亏超20亿元,迄今仍未止损;其市值较高点跌去280亿元,损失约八成。为保障经营现金流的稳定,他不得…

    2025年5月22日
    800
  • 温州大佬屋顶建电站,年入300亿

    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鄢子为 鞍山市程家村,农民黄永泉家的屋顶,88块湛蓝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发电。 这片屋顶,每年能给黄家贡献5000多块钱的收入。 “咱年纪大了,不能做体力活,装个电站的收入,和种地差不多,且不用出力、操心,轻松多了。”黄的妻子说。 这对夫妻选择的,是正泰安能的方案。其来头不小,实控人为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对这位温州起家的大佬来说…

    2025年5月11日
    2000
  • 开价470亿,李书福私有化极氪

    记者丨杨松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李书福,筹划一桩大交易。 5月7日,他实控的吉利汽车公告称,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将其私有化。 按照李的报价,极氪估值约470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其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 吉利汽车、极氪,都是吉利控股旗下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均为该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

    2025年5月9日
    1600
  • 惠州电池大佬,180亿密集投向海外

    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谭璐 广东惠州电池大王刘金成,渴望凭借技术翻盘。 4月中旬,他掌舵的亿纬锂能发布财报,2024年营收486.14亿元,净利润40.76亿元,基本与前一年持平。 其中,储能电池业务表现亮眼,全年收入190.26亿元,而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下滑两成至191.67亿元。 过去几年,动力电池赛道陷入红海厮杀,二线企业加剧分化。 技术出身的刘金成,转向…

    2025年4月23日
    2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