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舟山的一条老巷子里,一间简朴的铁匠铺内,80岁的周师傅挥舞着铁锤,专注地锻打一块通红的铁块。火花四溅,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从18岁开始,周师傅便投身于手工打铁行业,至今已默默坚守了60多年。这门古老的手艺,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周师傅的打铁铺虽小,却因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传统工艺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定制或修理农具。每天天不亮,他便起床生火,将铁块加热至红透,再用夹钳夹出,在铁砧上捶打成形。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无数次的锤炼,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他制作的农具不仅结实耐用,更因工艺考究而深受客户喜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具逐渐被工业产品取代,打铁这项古老的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周师傅对此深感忧虑: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我担心这门技艺会慢慢消失。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门手艺。
周师傅的坚持并非孤例。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老铁匠,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着这门传统技艺。例如,在河北辛集市,82岁的位康会老师傅也已坚持打铁70年,他不仅养活了一家人,还培养了两代传承人。而在永川区,54岁的具荣国老师傅则从14岁开始学习打铁,至今已有40余年的经验。这些老铁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周师傅的儿子和孙子也对这门手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经常协助父亲完成一些简单的打铁工作,并希望能接过这份责任。周师傅欣慰地说:虽然现在生意不如以前,但我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就能继续传承下去。他的愿望简单而朴素,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如今,周师傅的打铁铺不仅是村里的一处风景,更是传统文化的一份见证。每当有人问起他的故事时,他总是微笑着说:只要还能打铁,烧火的炉子就不会熄灭。这句话道出了他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与坚守。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手工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浙江舟山的老巷子里,周师傅和他的打铁铺提醒我们: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智慧的手艺,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让我们向这些默默无闻的老铁匠致敬,感谢他们用一生的努力守护着那些被遗忘的传统之美。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