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亲自等普京”

“我将于5月15日星期四前往土耳其——我将在土耳其等待普京(到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镜头说。

一日之内,俄罗斯和乌克兰突然都表示愿意和对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启停滞三年之久的直接和谈。首先是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1日在莫斯科胜利日庆祝活动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邀请乌克兰于5月15日开始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直接会谈。

泽连斯基先是委婉拒绝了俄方的提议,仅表示“这是一个好兆头,表明俄罗斯人终于开始考虑结束战争”。乌克兰及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均指出,俄罗斯应当首先同意泽连斯基4月底以来多次提出的30天全面临时停火,先停火再谈判。已被特朗普边缘化的美国总统特使凯洛格亦公开表示:“首先要无条件停火30天,并在停火期间开启全面和平谈判,而不是反过来。”

泽连斯基,“亲自等普京”

凯洛格被指已被特朗普边缘化(资料图)

俄方则表示,具体停火方案应当“在伊斯坦布尔会谈期间谈判达成”。有分析认为,由于双方对首轮直接接触的预期都不高,俄方希望将全面临时停火变为首次直接谈判的成果,以便让这次会谈显得“有所收获”。

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了俄方的看法。在乌克兰和欧洲领导人要求普京先停火后谈之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希望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而是希望周四在土耳其举行会晤,就结束流血冲突的可能性进行谈判。乌克兰必须立即同意。”按照其一贯的风格,“必须立即同意”中的“立即”一词,还使用了大写(IMMEDIATELY)。

泽连斯基,“亲自等普京”

泽连斯基、普京何时会面仍是未知数(图/视觉中国)

骤变

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泽连斯基去了土耳其,才能了解俄乌之间是否能够达成协议,“如果不能,那么欧洲领导人和美国就能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行动”。路透社援引法国政府官员的消息称,美国及欧洲国家正在制订一份新的和平计划,其内容包括:如果俄罗斯拒绝,美国可能考虑升级制裁措施。

不过,乌克兰政治研究所所长鲁斯兰·博特尼克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特朗普努力推动俄乌直接对话,其实是为了摆脱责任。“2014年关于顿巴斯战争的《明斯克协议》,是乌克兰、俄罗斯、德国、法国四方达成的,美国没有参与最终的协议,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任何谈判失败的责任。现在,美国试图复制这种方式,避免美国为未来乌俄和平破裂而‘背锅’。”

无论真实原因为何,特朗普向乌克兰明确施加了压力。《乌克兰真理报》简单明了地指出:“是特朗普要求乌克兰前往伊斯坦布尔与俄罗斯会谈,正如普京希望的那样。”按照乌克兰政府对特朗普“拖延但不直接对抗”的策略,泽连斯基没有别的选择。

从委婉的“好兆头”回应,到明确发出“我亲自到伊斯坦布尔等待普京”的信息,泽连斯基在10个小时内改变了立场。

变数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俄乌领导人会谈真的能在5月15日顺利举行。今年2月,泽连斯基曾计划在美俄首次高级别会谈期间访问会谈举办国沙特,实现美俄乌的“间接同框”。但在最后时刻,泽连斯基推迟了行程,并再次强调对美俄会谈“不参与,不承认”的立场。

多数分析认为,在5月15日之前,任何局势变化都可能构成俄乌双方不出席或降级参加伊斯坦布尔谈判的理由。特别是乌克兰政策界普遍认为,此时和俄罗斯直接接触,显得像“政治失败”。“乌克兰在2022年颁布了禁止和俄罗斯直接谈判的法令。现在,如果泽连斯基推翻法令,看起来像是乌克兰的一种让步。俄罗斯正希望实现这一点。”博特尼克指出。

对于在伊斯坦布尔谈什么,俄乌双方目前亦缺乏共识。俄方强调,会谈必须基于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的基础展开。2022年3月到4月,俄乌曾在“边打边谈”的情况下,在伊斯坦布尔进行了多轮磋商,但最终破裂。

泽连斯基,“亲自等普京”

2022年3月29日,俄乌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五轮谈判(图/央视新闻)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在此之后,“从伊斯坦布尔的基础谈起”一直是俄方对于俄乌直接接触的立场。科尔图诺夫透露,一些具体条件“并不是非黑即白,存在讨论空间”,比如俄方主张的“非军事化”的具体含义,以及领土问题。“对双方来说,能控制目前已经得到的部分,就已经差不多了。”

乌克兰国防部前高级官员奥列克西·梅尔尼克则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乌方的立场是,领土问题“可以讨论”,但也有底线。比如“针对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唯一可能的妥协是接受克里米亚被占领并继续处于俄罗斯控制下的现实。但其他要求,比如承认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领土,是不可接受的”。

梅尔尼克还指出,考虑到此前俄乌宣布的多轮临时、局部停火都出现了“成千上万次”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协议的情况,全面临时停火实现前,必须有一份关于停火监督机制的协议。不过,这似乎很难通过一两轮谈判就达成。

但总体上,分析人士对于俄乌对话推动局势降级,持乐观态度。“任何谈判,只要不是‘无条件投降’,谈判各方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以达成妥协。谈判的最终结果,就是各方灵活性与刚性的平衡。”科尔图诺夫说。

博特尼克也坦言,乌克兰和俄罗斯早晚需要走向直接对话。“如果乌克兰不直接和俄罗斯对话,这意味着美国和欧洲将会背着乌克兰和俄罗斯讨论,我们会失去对谈判进程的控制。”

记者:曹然

编辑:徐方清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7124.html

(0)
读懂财经的头像读懂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下午2:21
下一篇 2025年5月12日 下午2:23

相关推荐

  • 从资讯到企业资产,“企业头条”要打造To B的今日头条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杏谷资本和用友幸福投资。

    2017年4月17日
    3201
  • 不追人形机器人,却拿下超百家KA客户:思谋科技给AI落地打了个样

    5月9日,大湾区首座实战型人工智能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冯诺依曼研究院在香港揭幕,由全球AI大牛、港科大讲席教授贾佳亚担任院长。 但这场揭幕仪式上更值得玩味的细节是:台下坐着不少来自HKIC等创投界代表和多家全球制造巨头的代表。他们的到场除了出于学术支持,还因为贾佳亚的另一重身份——AI独角兽、工业智能体企业思谋科技创始人。 具身智能当下有多火已不必过多赘述…

    2025年5月10日
    500
  • 传统营销陷获客困局,优质内容如何破冰汽车行业增长难题?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行业变局下,传统汽车营销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迭代,车企们一边卷价格、卷性能,一边卷营销。在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汽车品牌们逐步意识到,要离用户更近,线上营销成为品牌放大影响力的一把利器。 当消费者决策路径全面线上化,车企如何突破”流量贵、转化难&#8221…

    2025年4月30日
    1900
  • 多地花数亿元买医疗设备,然后呢?

    3月26日下午1时左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一位老年心梗患者躺在手术台上,院长侯晋与团队正进行一场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手术。这是一项心脏血管的微创疏通和加固工程,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到血管堵塞处,将血管撑开,使血流恢复畅通。可旋转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是这类手术必不可少的“神器”。 侯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DSA能通过动态三维成像技术,清…

    2025年4月28日
    1500
  • 机器人的“最后一厘米”,火了

    现如今,具身智能的投资热度大有往上游蔓延的趋势,灵巧手正是其中的显学。 所谓“灵巧手”,是一种模拟人类手部功能的高自由度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也是具身智能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孙富春曾指出:机器人是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而灵巧手则是机器人的“最后一厘米”,关键程度不言自明。 灵巧手在一级市场的热度正在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

    2025年5月12日
    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