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市场再现巨头玩家。
近日,朝阳氢能新动能创业投资基金(烟台)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50亿元。股权穿透显示,这只基金的出资人之一,正是“三桶油”之一中石化集团旗下的中国石化资本,出资比例为48.98%。此外,由中石化资本全资控股的中石化私募基金,将担任新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中石化集团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高达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503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中石化资本则是中石化集团旗下的产业资本投资平台。
过去两年,中石化资本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几乎每个月都有出手。截至目前,中石化资本已经通过直投+基金投资的形式,入股了瑞丰新材、满帮集团、英飞源技术、海德利森、重塑能源等多家企业。
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就在新基金成立的前一天(5月8日),中国石化刚发布公告称,中国石化及中国石化集团将对中石化资本增资合计人民币19.9亿元,主要用于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布局力度,支撑公司产业链转型升级。
如今看来,此番成立氢能基金,正是中石化战略布局的表现之一。
联手山东国资,中石化投了只氢能基金
工商信息显示,本次“朝阳氢能新动能创业投资基金”的LP共有3家,除了中石化资本,其他资方还包括烟台国泰诚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新动能绿色先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烟台国泰诚丰资产隶属于国丰集团,后者是由烟台市国资委控股的国资平台。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国丰集团通过国泰诚丰这一主体,已经参与了24只基金的投资,是深创投、倚锋资本、华盖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背后的LP。
从投资方向来看,国丰集团重点围绕烟台市“9+N”制造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进行布局,投资领域涵盖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海洋经济、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而氢能所处的清洁能源产业,正是烟台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之一。
新基金的另一出资人是山东省新动能绿色先行投资中心,其背后的山东省新动能基金是山东省财政厅直接出资设立的投资机构,注册资本高达200亿元,是省内最活跃的政府引导基金之一。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24年末,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共参股设立150只基金,累计投资企业项目1727个,基金投资金额2223亿元。
在聊到山东投资生态时,有投资人曾跟我提过,山东在投资上的思路非常清晰:就是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主线,通过母基金+优惠政策,撬动市场化基金在本地做投资,瞄准的,也是“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下的“十强产业”。
因为投资主题明确,有的放矢,所以基金成绩也颇为亮眼。截至目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累计投资省内15家独角兽企业、214家瞪羚企业、306家专精特新企业,并推动了100余家基金投资企业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朝阳氢能新动能基金的成立早有迹可循。
2024年底,山东国资委就发布了公告,表示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动能基金将联合中石化资本集团拟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
具体而言,基金将重点围绕氢能产业链制、储、输、加、用上下游及周边相关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及重要项目进行投资,着力打造氢能产业投资生态链闭环。
如今合伙企业的成立,也标志着这只氢能基金正式落地开始投资。
一级市场老搭档
中石化和山东、烟台国资围绕氢能产业的合作并不令人意外。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作为传统能源巨头,中石化一直面临着转型压力。
早在2020年,中石化集团就提出了“一基两翼三新”战略构想,即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重要增长极;2022年,中石化又提出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计划到2025年建成千座加氢站、年产绿氢超百万吨。
再说山东。作为能源产业“重镇”,山东省正值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氢能也被视为重点布局方向。
自2020年以来,山东在氢能方面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比如2020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2022年7月,又进一步提出,到2030年,将氢能产业规模拓展至5000亿元。
最新的动作是在去年底,山东省科技厅等11部门印发《山东省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针对氢能领域提出了新要求。即到2027年,全省纯氢供应能力达到10万—20万吨/年。
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围绕“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已经聚集氢能相关企业、研究机构超过270家,是全国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齐鲁氢能、潍柴控股、赛克赛斯、绿动氢能等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皆聚集于此。
烟台作为山东氢能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给自己提出了明确规划——到2025年,烟台将初步建成氢能产业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建成氢能关键材料、技术及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
一边是面临转型压力、积极布局新能源的能源巨头,一边是政策支持力度大、氢能产业链完整的能源大省,双方发展诉求的高度契合,或许正是促成此次合作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中石化和山东也是老搭档了。早在2021年,中石化私募基金就与山东山科创业投资合作了一只碳中和母基金,一期规模达到50亿元。
此外,中石化还通过旗下中石化资本直接投资入股了奥扬科技、彩客新材料、中材锂膜、力高技术、三力新材等山东省内企业。
年营收3.07万亿的实力玩家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石化资本直投事件达到46起,投资金额总计超过84亿元,领域覆盖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其他领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被投企业方面,瑞丰新材、满帮集团、海正生材等7家企业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中科富海、一道新能、中材锂膜、坤天新能源等企业,投后估值大涨,成为“独角兽”企业。
充裕的可调配资金是中石化在一级市场活跃的底气。财报显示,2024年,中石化营业收入达3.0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50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高达1493亿元,
即便已经坐拥巨额资金 “弹药”,中石化仍在持续进化。2024年5月,由中石化资本100%控股的中石化私募基金完成了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这也就意味着,中石化不仅可以成立私募基金产品,还可以独立对外进行市场化募资。
市场也在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对这家能源巨头的认可。5月8日,中石化发布公告称,集团财务部组织资本公司成功完成9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期限5年期,票面利率2.07%。该“科创债”全场认购意向超63亿元,认购倍数超7倍。
对于一级市场而言,中石化的频繁布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毕竟,无论是正处于“募资难”的VC/PE,还是长期需要资金补给的创业企业,都需要这样一位实力买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读懂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uwfa.com/7626.html